
最近開始讀起《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我不是個推理小說迷,起初只是抱著對經典一探究竟的心態。況且在部隊的時間很難好好坐下來讀一些比較硬、比較正經的東西;而推理小說,就算只讀到一半,都可以藉著冗長會議在腦海中自我推敲一番,充分利用時間。
看著看著,除了讚嘆,這部相對早期的作品,我喜歡那股較為質樸的味道:犯案手法的精巧不會過分被強調,甚至到達鑽牛角尖的程度—這樣說也許不太公平,因為後來的小說有翻新手法的壓力—好像這年頭沒有能力搞出密室殺人的犯罪者就不夠資格出來犯罪一樣。嫌疑犯也不會總是挑釁般的留在現場等偵探出場指認。
相反的,嫌犯不但有機會就跑得老遠,動機也往往明確。同時像現在的徵信社,偶爾福爾摩斯也會接些幫忙要回舊情人的合照之類,感情糾紛的案子。
這樣的背景讓我覺得貼近現實多了。但柯南道爾也不會讓劇情平淡,時而引入異國元素,以英國殖民地或是航海船員為背景,時而附會古老家族的歷史傳說,都還是讓內容顯得多變而豐富。
也許有些人看推理小說就是期待能看到那些精巧的設計,好奇哪些人會被殺、猜測兇手是誰之類的刺激。但我覺得看完一個故事,能讓你覺得「這本身是個好故事」很重要—也許它是一場冒險、也許它談的是愛情,有時還有一點點發人省思—而推理只是其中一個環節而已。能維持這樣的平衡我很欣賞。
有時事件還是會很離奇,但他筆下的離奇往往是因為一些巧合造成的假象,而不是人工過分雕琢的成品;就像福爾摩斯不斷重複的:是因為不相干的線索擾亂了我們的注意力。寫到這裡讓我忍不住想起醫院來:「過多的檢查往往製造出缺乏臨床意義的異常值,模糊判斷的焦點..」。蒐集證人(病人)提供的線索、檢視證據、運用想像力提出假設、進一步尋找證據來支持推論..。看病本身就是一種推理。
從這樣的角度看,有時我都分不清說話的到底是華生醫生還是福爾摩斯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